《环境保护》杂志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域动态 >

渭南临渭:积极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助力打赢冬季治污降霾攻坚战

时间:2022-12-08 18:19来源:渭南市生态环境局 点击:
导读:进入秋冬季以来,渭南市生态环境局临渭分局紧紧围绕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和临渭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一系列工作部署,坚持把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同冬季治污降霾攻坚工作...
       进入秋冬季以来,渭南市生态环境局临渭分局紧紧围绕渭南市生态环境局和临渭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一系列工作部署,坚持把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同冬季治污降霾攻坚工作有效结合起来,重点对照秋冬季空气质量指标任务,统筹细化固定源、移动源、扬尘源管控方案措施,做到创文与治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以开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活动为契机,助力打好打赢今年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战。
 
       印发工作方案,夯实各级责任。全局上下通力协作,紧盯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任务、秋冬季空气质量指标任务,结合省市区今冬治污降霾工作要求,制定印发了《关于临渭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2022年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关于临渭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成立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任务,细化了措施,夯实了责任。
 
       突出重点区域,强化部门综合整治。突出城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狠抓重点行业治污降霾工作。生态环境、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职责,通力合作,信息共享,强化协调配合,从严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等措施,促进辖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落实错峰生产,减少工业源污染源。临渭分局会同区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辖区涉气企业重污染天气二级响应、错峰生产等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多频次、多方位的检查督查,主动指导企业对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达到标本兼治治理目标。工作中严防“一刀切”和问题扩大化。重点对建材、铸造等高排放行业,实施秋冬季错峰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并根据冬季月度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适当缩短或延长错峰生产时间。当前已修订完善了161家涉气工业源、58家施工扬尘源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完成2家商混企业引领性绩效申报、10家砖瓦企业的C级绩效申报工作。目前,8家企业已通过市局公示,其中砖瓦企业7家,铸造行业1家(陕西普德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基本完成市上下达“20%重点行业企业至少达到C级及以上绩效”的任务。
 
       强化源头管控,狠抓扬尘治理。不断强化施工工地扬尘的管控力度,督促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工地““6个100%””管控措施要求,持续加大科技监管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展利用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等科技手段监管的范围和角度,切实提升“非现场”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做到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加强对裸露土地扬尘、施工工地扬尘、道路扬尘的精准管理,督促建筑工地及时苫盖和清运物料、沙土、渣土等。目前按照“宜硬则硬、宜绿则绿、宜盖则盖”的原则,今年秋冬以来已完成裸露地块排查整治18处,会同交警大队、市局排气办共检测各类车辆1000余辆。
 
       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夯实街镇责任。坚持加大日常对各类污源的执法巡查监管力度,提高巡查监管频次,强化对街镇的督导考核,狠抓街镇责任落实,达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治理目标,确保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有效降低PM10和PM2.5空气质量指数。目前已完成生态环境部监督帮扶、省市交叉执法等各级执法检查交办问题整改27个、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9家,委托第三方公司对辖区建筑工地、工业企业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25台。
 
       加强巡查督导,推进秸秆禁烧巡查管控工作。进入秋冬季,临渭分局根据秸秆禁烧形势,及时印发了《关于2022年秋冬季秸秆禁烧巡査督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组织召开了各街镇及有关部门参加的临渭区2022年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了市生态环境局和区政府有关禁烧文件精神,对全区开展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各街镇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创新禁烧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区、镇、村三级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实现全区秸秆禁烧监管区域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坚持源头管控,疏堵结合的原则,保持秸秆禁烧管控的高压态势,把责任分解到片、落实到人、追责到户,层层压实责任,加大秸秆禁烧宣传和管控力度。
 
       下一步,渭南市生态环境局临渭分局将坚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览,以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线,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抓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履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神圣职责,持续促进临渭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统一,趟出一条适合临渭特点的城市干净整洁、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良好生态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