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杂志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域动态 >

陕西西安高新区:擦亮生态底色,绘就品质高新!

时间:2023-11-03 09:25来源: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点击:
导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与城市中每个人息息相关。 2023年以来,西安高新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与城市中每个人息息相关。

2023年以来,西安高新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着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核心,聚焦“四个高新”,真抓实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描绘高新区天蓝地绿水清新画卷。
 


 

多措并举“争蓝天”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一是聚焦工业源管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开展“创A升B减C清D”活动,提升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占比,截至目前,高新区重点行业企业91家,A级1家,B级4家,C级16家,D级44家,绩效引领性1家,非绩效引领性25家。

二是聚焦扬尘源管控,推进精细化防控。高新区249家项目已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对重点扬尘源24 小时全天候监控。全区施工工地开展A、B、C差异化评级,A级工地达到49家,B级工地7家,按分级规范进行差异化管理,提升扬尘监管能力,实现精细化管控。

三是聚焦移动源管控,实施车辆优化工程。推行城市建成区“绿波带”建设,对已建设的西太路、锦业路等8条“绿波带”路段进行优化,对拟建设“绿波带”的路段进行摸排调查;持续开展移动源执法工作,查处问题车辆90辆,淘汰老旧车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185辆。

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高新区优良天198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6,开发区排名第1;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每立方米,开发区排名第2;PM10平均浓度为68微克每立方米,开发区排名第2。

全域共治“保碧水” 提升水环境质量

统筹、长效、全域共治,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一是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区内6条主要河流入河排水口进行排查,动态更新150个排水口工作台账,按照排污口级别,定期对已发现的入河排污口采样监测,分析问题排污口,及时整改。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查7563次,发现解决问题48处。

二是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污水治理行政村52个,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7.5%。

三是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源防治。持续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严控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对城镇、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和重点涉水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共出动人员210人,检查105家次。

截至目前,沣河梁家桥、潏河潏入沣断面水质为III类,太平河高新出境、皂河富鱼路断面水质Ⅳ类,均达到或优于考核要求。

综合施策“强能力” 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一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作为全国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单位,高新区全力推动试点项目实施,多次为区内近百家企业进行政策宣贯和技术指导,对区内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开展现场调研工作,充分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确保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两证合一”“两证联办”改革,环境审批效能再提速。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审批“两证合一”“两证联办”改革的实施方案》《西安高新区建设项目环评打捆审批工作实施方案》,服务建设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

三是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生态理念。以“绿色、低碳、环保”为主线,通过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的方式,走进校园、企业、农村及社区,累计开展高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主题活动8场,大气污染治理主题宣传活动4场,宣传环保法律、普及环保知识、厚植环保理念,引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环保活动,掀起绿色全民巨浪,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新浪潮。

下一步,高新区将坚决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按照“四个高新”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聚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高新,让绿色成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