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二级调研员梁新辉介绍了全省“无废城市”建设有关情况。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4月,国家确定西安市、咸阳市、神木市为陕西省“十四五”时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全面开启了陕西省“无废城市”建设的新实践。2022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七十七届会议通过决议,宣布将每年的3月30日定为“国际无废日”,旨在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支持社会向循环经济转变,有助于减少污染、缓解气候危机、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粮食安全和改善人类健康。可以说,“国际无废日”的设定、“无废城市”建设的开展,对倡导“无废”理念,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具有强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今年3月28日,在西安汉城湖畔举办“无废时尚 美丽陕西”-2025年“国际无废日”陕西主场活动,全面展示了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成效和“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成果。近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落实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探索“无废”实践,传播“无废”文化,讲好“无废”故事,陕西省“无废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全省大力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8家、绿色工业园区10个。积极探索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规模化资源化利用新途径,神木市实施煤基固废处置协同生态修复示范试点。
二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05%、地膜处置率达到8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三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西安市建成 5 座生活垃圾焚烧厂、4 座厨余(餐厨)垃圾处理厂,咸阳市依托水泥生产线建设规模5万吨/年的飞灰处置项目实现对垃圾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
四是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全省现有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场62座,年处理能力4758.42万吨。
五是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西北区域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中心落户陕西,榆林市德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单位,西安、咸阳建立危险废物协同处置联动工作机制。
六是创新打造全民参与方式。发布“无废城市”建设Logo,构建全方位宣教体系,创建“无废细胞”800余个,陕西三个案例成功入选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公布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
下一步,将巩固和拓展“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成果和实效,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将广泛凝聚“无废”共识,全方位提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认识度与参与度,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美丽陕西。(曹潇华 董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