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召开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调研座谈会,市综合执法支队、各区(县)执法大队及开发区执法机构共同探讨如何将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形成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的执法模式,并交流了2025年重点工作。
座谈会上,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莲湖大队分享了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果。在2024年下半年全市执法大练兵比武中,莲湖大队首先建立了莲湖区环保专家库,并总结出执法人员+环保专家+执法设备+执法记录仪的“4个+”执法新模式;鼓励大队执法人员探索使用AI、大数据、新执法装备开展执法,并组织执法装备全方位培训,确保每个中队至少有一名全能型执法设备使用骨干;通过环境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操作性,提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利用AI快速处理数据的优势,通过图像识别、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污染源头,实现实时监测预警,提高执法效率。”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莲湖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曹鹏介绍,通过污水处理厂大数据模型分析,能够给企业提供更精准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航天基地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苗会宾表示,“4个+”执法模式、给案卷上“三重保险”、使用AI提升执法水平等方式让人眼前一亮,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随后,参会人员围绕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剖析,并对2025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交流了建议。
2025年,西安将开展全市、全面、全过程的行政执法稽查,重点提升环境执法检查规范性,要求合理确定执法检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严格执法检查标准、程序,规范执法检查行为,坚持宽严相济;严格控制专项检查,避免“走过场”“一刀切”。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法制大队副大队长高渊表示,市综合执法支队将加强对全市执法队伍的指导,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持续提升执法法治化和规范化水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