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今年以来,长武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全力打好空气质量巩固提升攻坚战,打造蓝天白云“好气质”。
人防变技防 空气质量再提升
“谁用秸秆谁受益,谁烧秸秆谁受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保护环境空气质量”……7月初,地处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刚刚完成10.3万亩小麦收割任务,各村上空就回荡着秸秆禁烧宣传语。
秸秆禁烧工作时效性强、监督难度大。为有效控制焚烧秸秆、杂草、树木枝叶的行为,咸阳市生态环境局长武分局及时调拨一台专业无人机,支援各村开展秸秆禁烧宣传监督工作。无人机可远距离侦察目标,通过红外线高温预警设置迅速寻找可疑热源,发出的宣传警示可以在半径500米范围内清楚听到。
“过去,开展焚烧污染防控工作要组建巡查小分队,悬挂各类横幅,用大喇叭宣传,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现在使用无人机,效果更明显,全镇范围内的火点明显减少。”长武县昭仁街道环保站站长巨秀娟告诉记者。
巨秀娟介绍,传统秸秆焚烧监测主要是通过人工逐点位开展排查,监管效率和覆盖率都比较低。利用无人机进行巡逻监测,仅用时30分钟,就能完成一个村的全方位空中巡逻,不仅可以提高巡查效率、增加巡查频次,还能及时发现监控区域的火点,并通过空中喊话及时震慑制止当事人。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实时图像迅速定位,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精准化管控 污染治理水平再提高
前不久,咸阳市生态环境局长武分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陕西天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体检”时,发现存在废气收集管路设置不规范问题。执法人员对其开展了现场帮扶指导。
“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企业对废气收集管路进行梳理,更换废气流通管道,增设活性炭处理设备,提高了废气收集效率。”该企业负责人马欣涛说。
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持久战中,长武县始终坚持严督细查、严治严处,深化“网格化”和“双随机”监管,对涉气重点企业涉污染物排放环节在线监控,对重污染排放企业加强执法监测、在线监测,强化预警,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我们密切关注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安排专人紧盯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变化情况,发现数据异常第一时间核查解决。每日编制空气质量快报,分析研判全县及各镇(街道)空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主要污染物来源等,并就应对措施提出意见建议,全面提升治理水平。”长武县环境监测站站长武红介绍。
为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扎实开展,长武县印发2023年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方案,突出重点指标、重点领域、重点时段,聚焦企业污染系统治理、燃煤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综合治理、扬尘精细管控、全域全时段禁燃、臭氧污染防治等6个方面13项重点工作,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全县19个重点部门、8个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牵头落实相关防治任务,形成了“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精细化管理 城市“气质”再提升
“白天天空湛蓝,夜晚繁星闪烁,我们长武的‘气质’越来越好了!我总是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晒图,秀一秀那抹让人骄傲的‘长武蓝’。”家住长武县新城茗居小区的崔鑫赞叹。
如何诠释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长武县积极探索形成了“环境整治全域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机制常态化”的“三化”模式,城乡基础设施面貌大幅改善,让生活在这里的群众切实感受到变化。
“现在的长武,街面干净整洁,让人赏心悦目。”暑假回乡的大学生李洁说。
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长武县强化扬尘源管控,对各类扬尘源开展拉网式集中排查,推动建筑工地严格落实扬尘管控措施。
“我们采用‘湿法作业+吸尘式清扫’环卫作业模式,每天出动抑尘车10余车次、清扫车20余车次。”长武县市容环境卫生站负责人赵猛虎介绍。
今年以来,长武县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每天对辖区内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在建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六个100%”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核查。截至目前,对全县在建项目开展检查80余次,对36个项目执行挂红黄绿牌制度,对7个建筑工地挂扬尘治理黄牌,立案查处扬尘污染问题9个。
“持续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我们将打通大气污染防治难点和堵点,全面提升工地扬尘监管和治理能力,全力守护‘长武蓝’。”咸阳市生态环境局长武分局局长刘晓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