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清晨,陕北高原大风扬沙,春寒料峭。在靖边采油厂青探50井场,钻机轰鸣声穿透晨雾,技术员席海波手持记录本在泥浆池旁实时监测数据。"这口井已钻进到1120米,预计2天后完钻。
这是靖边采油厂抢抓春季上产的缩影。今年以来,该厂锚定首季原油生产目标,紧扣安全、产量、成本“三件大事”27部钻机同时作业,25口新井完钻,11口正钻井昼夜不停,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展开"春耕"图景。
"全年看首季,开局即决战。"在该厂大阳湾采油队中控室,队长李旺东展示了动态生产运行图:星罗棋布的红点实时映射着油井分布,跳动的注水压力曲线与产量数据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以'一块一策'实施精细化管理,老井通过动态调参日均增油18.16吨,新井建立随钻跟踪制度后完钻周期缩短1.2天。"李旺东介绍道。
该队通过构建故障井分级响应机制,创新内修外协联动模式,使故障井平均上修周期压缩20%,误产时间下降35%。针对物联网服务断档导致的故障排查延迟,紧急启动"组站长+技术员人员"双岗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处置故障井7井次,并且有效提升原油管护效率。目前,全队正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提效"专项行动,通过数字化巡检系统升级与注采工艺改造,持续释放油井生产潜能。为完成全年产量目标夯实基础。
在产能建设现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战正在上演。“多产油是采油队的责任担当。”在水路畔采油队,副队长吴海白天盯在现场,晚上和技术骨干研究开采数据,推演最合理的机采效率优化方案,铆足劲夺油上产。他们摸清“家底”,对各区块进行“分类研究、分类治理”,对每一个生产指标都进行持续优化,为实现该厂1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贡献力量。
乍暖还寒时节,针对冬春季节交替生产特点,该厂通过加强管理、抓实细节,高效做好生产运行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及时解决各类问题。
在青阳岔采油队,安全员石建宁正在对八号站输油设备隐患进行复查:"昼夜温差导致设备易发'季节病',我们加密了重点部位巡查频次和隐患整改力度。"她翻开检查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隐患描述细节,"安全环保没有'差不多',每个细节都要较真。"
针对产能建设、措施上产、注水工作、安全环保等重点工作,该厂每周都进行详细的安排部署,及时跟踪进展情况,根据产量完成情况深入分析,找出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制定合理有效措施。加强“大调度”模式管理力度,强化值班值守和道路、电力保障,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构建风险管控屏障,为冲刺首季“开门红”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