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陕西 >

延安:1077延河热线丨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怎么打?

时间:2022-05-17 13:53来源: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点击:
导读:倾听百姓呼声,架设沟通桥梁。今天上午,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吕国刚、副局长曹秀娟、宣传教育科科长冯雪做客直播间,就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主持人常枫进行了交流。 百...
       倾听百姓呼声,架设沟通桥梁。今天上午,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吕国刚、副局长曹秀娟、宣传教育科科长冯雪做客直播间,就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主持人常枫进行了交流。
       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延河热线是政府理政的一个平台,是关注百姓衣食住行,聚焦干部作风问题,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加强对政府部门以及公共服务行业窗口单位的监督,促其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吕国刚、副局长曹秀娟、宣传教育科科长冯雪一起去了解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好转”这一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全力打好碧水、蓝天、青山、净土四大保卫战,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部完成,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实施“控污、清污、截污、治污、减污”五大工程,扎实推进治污设施建设、排污口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协同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有效保障了水环境安全。2021年,全市14个国控断面优良水质达到12个,水质指数达到5.48,同比改善10.2%,在全国排名提升12个位次,延河两岸候鸟成群的景象不断再现。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实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措施,持续开展秋冬季治污降霾、“冬病夏治”等综合整治,狠抓建筑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整治,协同开展臭氧污染治理,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区优良天数从2015年的282天提升到2021年的325天,2020年更是取得了339天的最好成绩,细颗粒物PM2.5浓度从2015年的49微克/立方米改善到2021年的2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排名稳居全省前3位,6项指标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再次进入国家达标城市行列,“圣地蓝”成为了新常态。
       在青山保卫战方面,围绕“划定红线、区域管控、绿盾行动”三个重心,着力改善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区“绿盾”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确定管控单元194个,划定生态红线6103.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48%,使经济社会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有章可循。
       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坚持“摸清底数、落实责任、重点整治”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十条”落地见效。完成市县两级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一图一清单两报告”,深入推进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清洁井场和清洁矿井建成率分别达到93.99%和78.3%,建成钻井废弃物集中处置项目21个,库容达到2399.7万方,污油泥处置量在原油产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从2015年的7万余吨提升到2021年的47万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22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总目标,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厚植延安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具体工作目标:到2022年底,城区优良天数达到325天以上,PM2.5控制在31微克/立方米以内,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14个国考断面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标;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削减345吨、5吨、378吨、230吨,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3.89%;声功能区稳定达到省级考核要求。土壤重点监管企业隐患排查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提高1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以上。
       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系统谋划专项行动。计划制定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聚焦流域水环境治理目标,分流域、分断面进行系统治水,确保利用2-3年时间推进全市流域断面水质取得显著好转。对标“十四五”大气环境治理目标,分区域、分地域开展深度治理,不断巩固国家达标城市成果。对照土壤污染防治要求,分行业、分领域统筹推进修复治理,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
     (二)健全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权责统一的督查考核、生态环境系统包抓督导、企业生态环保信用评价、大数据支撑服务、行政执法与纪检监察联动监督、定期调度通报等工作机制,不断夯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谁污染谁治理”责任,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环保格局。
     (三)加强数据分析研判。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作用,适时对中省市水质断面、重点企业排污口、污水处理厂、空气站点等重点部位全天候监测,及时分析研判交办。依托院士工作站和“一市一策”专家团队,持续开展科技攻关,制定出台全市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切实做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四)加大督察执法检查力度。以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持续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全市环境质量改善的总目标,深入开展综合执法,定期开展专项执法,常态化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进一步提升环境执法的精准度、智能化水平。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