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碧水、净土都是奋斗出来的。亮眼的成绩,得益于延安市委、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全面统筹,得益于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落实污染防治重点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延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保障。
“这个炉子真不错,烧起来暖和干净,费用也不高。”提起新使用的生物质炉和生物质燃料,家住宝塔区凤凰山街道文二村的居民王保富赞不绝口。
2022年以来,延安市各县(市、区)政府积极推进全市燃煤锅炉拆改和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工作进度;市铁腕治气领导小组专项督导,核实进度,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完成低氮燃烧改造共计1176台,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奠定良好基础。
为了让延安天更蓝,延安市还出台了《延安市关于加强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工作的通知》《延安市铁腕治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沙尘天气应对工作的通知》《延安市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阶段治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方法路径。
针对今年延安市多次受到区域性污染问题影响的实际,生态环境部门会同“一市一策”专家驻点团队全程开展了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应对措施制定、污染天气成因分析研判等工作,着力探究复杂性污染天气、新增污染源类型的成因和大气物理形式,发布高值提醒及管控建议84条,为完成优良天数年度目标赢得了先机。
在针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问题时,市大气办联合“一市一策”专家驻点团队,利用雷达走航车,对全市环境空气进行了全域检测,迅速锁定污染源头,精准解决了一批涉扬尘、VOCS等污染问题。
面对夏季臭氧污染日益严重的严峻形势,延安市联合“一市一策”专家组对全市50家重点涉气企业采用走航车监测和手持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现场调研、问题诊断,帮助企业提高LDAR工作水平,减少VOCs无组织泄漏,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标本兼治,治出圣地碧水
2022年8月份,在延安水务环保集团黄河引水公司康家沟水库,工作人员发现了体态晶莹、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经相关专家鉴定,确认该物种为我国极危物种——“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延安之前尚未发现桃花水母。这次康家沟水库的发现,可以说是延安首次发现桃花水母。”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长海教授说,桃花水母虽然生命结构简单,但它们的跃动却说明了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水质的优异天然。“如果长期跟踪监测,发现延安常年有桃花水母的分布,这就意味着延安的又一张生物名片诞生了。”刘长海说。
桃花水母是世界上珍稀的水生物种之一,是唯一生活于淡水水体的水母物种,对水环境要求极高,要在无污染、人为痕迹少,且多呈弱酸性的水域才能生存。桃花水母的发现,证明延安市的碧水保卫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为了全面打赢碧水保卫战,延安市制定出台了《延安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延安市“十四五”国考断面“一断一策”水体达标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分年度分流域分断面精准施策,推动实现水质持续改善。累计谋划9大领域19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3.55亿元,目前已入库项目55个,总投资约22.9亿元。
一年来,延安市先后组织开展延河、北洛河、清涧河等5条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规范了全市554个入河排口动态管理台账,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确保问题排污口“动态清零”。
为了让水更绿,延安市还邀请中国环科院天津分院组织编制《延安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目前已初步通过国家四部委评审。计划将延河先行创建为全国美丽河湖,示范带动全市其他主要河流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
持续用力,护住圣地净土
一抔土,关系着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然而,土壤污染不像雾霾、污水那样显而易见,不漏一处地织密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的任务更加艰巨。
延安市是油气开发大市,每年的油气井开发量约1500口,产生钻井泥浆岩屑约120万吨。未实行泥浆岩屑集中处置前,都是采用随井布点、就地挖坑固化处置方式进行处置,每年光泥浆岩屑固化占用土地资源约200多亩,企业在征地、外协、施工等环节都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不能保障环境安全,遇较大地质灾害,固化后的泥浆岩屑发生泄露,造成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2020年,延安市实施泥浆岩屑集中处置以来,这一现象得到根本转变。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志丹采油厂安全环保科副科长付利国说:“实行泥浆岩屑集中处置以来,彻底改变了原来随井布点、就地固化的现象,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生态环境安全。同时依托信息化监管平台,在办公室就能对泥浆岩屑的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管,从源头保障了土壤环境的安全。”
2022年,延安市先后出台了《延安市净土保卫工作方案》《延安市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油气开发废弃物集中处置环境管理的通知》等文件,以四张清单的形式对全市油煤气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全市共建成清洁油气井场3.23万个,建成率94.9%;建成清洁矿井53个,建成率88.3%。
延安市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环境准入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中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一住两公”用地地块进行核查,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并按季度进行更新开展污染状况调查。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和自然资源厅相关通知,针对2021年核发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未按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开展补充调查,全年累计完成53块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的评审工作。
为掌握和评估当前地下水监测现状,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的构建提供基础支撑,延安市委托专业监测机构对石油开发生产过程中回注水可能造成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调查评估,相关工作目前正在进行。
为掌握和评估当前地下水水质和流域分布情况,延安市共筛选煤炭和石油化工企业59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8家、工业园区6个、生活垃圾填埋场6个及居民饮用水井30口,作为重点调查对象进行了地下水监测。
2022年,延安市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一市一策”驻点科技帮扶城市;环境执法走在全省前列,荣获全省执法大练兵第一,在全市35个行政执法单位“三项制度”评估中位居第一;生态振兴样板初步成型,再生水利用试点成功创建,抢抓项目能力大幅提升,生态信息建设更加全面,全市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部评选中获得2022年度能力考核优秀等次;生态环保作品成绩突出,选派的“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参赛选手作为陕西唯一代表参加全国决赛并荣获三等奖,撰写的2个剧本被生态环境部评选为“十佳剧本”,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班暨2022年工作务虚会在延安市成功举办。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新的一年,延安市生态环境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践行“一个理念”、统筹“五化管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发扬真抓实干、创新有为的拼搏精神,坚定政治担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守护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推动绿色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发展格局,让延安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