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陕西 >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时间:2025-03-20 17:23来源:汉中市生态环境局 点击:
导读: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为汉中擘画了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的美好蓝图,让天汉儿女备受激励和鼓舞。 青山苍苍养眼,汉水悠悠赏心,...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为汉中擘画了“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的美好蓝图,让天汉儿女备受激励和鼓舞。  
       青山苍苍养眼,汉水悠悠赏心,和风徐徐扑面,芳草萋萋润肺,鸟语阵阵悦耳。人在景间,景在城中,城在画里,绿色是美丽汉中的基调,生态是魅力汉中的品质。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和水源涵养生态建设区,汉中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守护汉中一片蓝天、汉地一方净土、汉江一泓清水,为绘就一幅绿色循环发展的生态蓝图,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各项工作可圈可点。

高水平监测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个个精准的数据、一张张准确的报表、一个个可喜的成绩、一条条合理的建议,走进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所到之处都是繁忙奋战的身影,汉中环境监测人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和实干拼搏的劲头,奏响了“绿色循环·汉风古韵”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  
       近年来,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聚焦主责主业,狠抓能力建设,不断拓展监测领域,监测事业保持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良好发展势头,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真、准、全、快、新”的数据支撑。  
       环境质量监测高效推进。积极承担每月地表水国考断面“采测分离”送样分析任务,按时开展26个省市控地表水断面、2个市级水源地、14个县级水源地和6个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监测,每天审核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调查原因,全力确保群众“喝好水”,用心守护生命之源。每月开展汉中市中心城区降水、降尘、硫酸盐化速率监测,每周进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定期巡检全市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周边环境,及时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隐患,连续三年有力有效运维宝鸡和杨凌22个省控空气站,用实际行动护卫蓝天,助力空气质量再提升。按时手工监测汉中市中心城区28个功能区、242个区域网格、22条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如期建成声环境自动监测系统,为声环境质量评价和治理提供了有效依据。  
       污染源监测规范有力。强化工作措施,现场帮扶指导,汉中市废水、废气等污染源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执法监测任务全面完成。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一二级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工作,动态掌握了重点企业周边土壤、水环境质量状况。为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提高自行监测数据质量,每年高质量开展汉中市已核发排污许可证企业自行监测专项检查工作,各年抽查比例均不低于5%的检查要求。超额完成了2024年至少开展辖区内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总数60%的任务要求,累计监测29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环境,占汉中市的78.4%,为管控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风险,做好土壤环境管理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数据基础。  
       专项监测扎实有序。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一股劲,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采样环境复杂等不利因素,按时开展22个地表水断面eD-NA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丰水期、枯水期采样工作、4个地表水重金属预警断面和5个南水北调预警断面专项监测。与此同时,14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9个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112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4个灌区农田灌溉水、7个农村黑臭水体水质等监测任务也如期完成,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用实际行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市农村中小微水体12条河流、200多个坑塘湖库点位进行核查,经过科学分析,最终对确定的36个坑塘湖库、6条河流12个断面开展全年水质监测,为建立农村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制度和农村环境综合管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土壤监测成效显著。可喜的是,成功创建陕西省首个生态环境土壤监测示范实验室并于2023年1月16日正式挂牌,积极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经验做法受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批示肯定。2023年完成了全省国家土壤网379个基础点以及西安、汉中等6市122个风险监控点共计577个样品分析,工作量达到全省土壤监测任务的80%以上,监测结果一次性通过国家总站审核;2024年更是完成了汉中市3个国家网土壤背景点、36个风险监控点样品采集、分析和全省17个土壤背景点、123个重点风险监控点180个样品的分析工作。同时,积极参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土壤机械制样可行性研究,完成360余个土壤样品机械制样和分析测试,受到了国家监测总站来信感谢。

提质增效 狠抓项目建设谋划

近年来,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各项工作部署,按照“做大市级、做实县级”的总体要求,积极争取资金,坚持项目带动战略,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狠抓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监测能力现代化,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项目建设带动实验室软硬件提升。贯彻“以新带老”,加快老旧设备更新换代。2021年通过实施土壤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购置波长色散高性能X射线荧光光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等仪器设备20台(套),改造实验室面积达200平方米;2022年通过实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能力建设等项目,购置大气VOCs手工监测分析系统及便携式检测设备53台(套)、环境空气(废气)监测仪器设备及便携式检测设备8台;2023年通过实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及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等项目,购置全自动电位滴定仪、土壤破碎机、测汞仪、超级微波化学工作站等仪器设备14台(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共实施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6个,策划包装项目3个,新增入库项目1个,累计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储备库项目达到3个,项目带动效应明显。改建土壤监测实验室8间,修缮实验室11间,新增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检测设备18台(套),初步形成新污染物监测能力;添置手持终端、无人机、测量仪等专门设备,组建调查队伍开展“双源”和机井调查,业务能力按照管理需求向环境调查、环境评估等领域不断拓展;新建噪声自动监测子站10处,同步建成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管理平台;克服困难,举全站之力完成汉中市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及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和宁强—略阳铁多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废调查项目,为构建汉中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控体系和开展历史遗留固废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大比武为契机 强化队伍建设

       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锻炼“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为目标,全面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持续强化岗位练兵,坚持“以考代练”“以赛代练”,积极参加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答题活动,全面展现监测队伍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优良作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监测执法联合网络答题活动中,汉中市环境监测系统排名荣居全省13个参赛集体首位;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执法监测联合网络答题活动中,汉中市环境监测系统获陕西省2022年执法监测联合网络答题活动二等奖;2023年全省环境监测大比武成绩排名全省第二,荣获团体二等奖。  
       2024年共参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分别组织的8轮12个项目的能力验证考核,均取得满意结果;连续5年获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在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中再创佳绩,获得综合、专项比武团体三等奖,1人荣获应急监测组第二名。  
       全员参与促进能力提升。在重要业务工作和特殊监测项目上全员参与,引导“三五人才”和中高级技术职称人才带头操作大型仪器设备,让所有监测人员积极参与日常监测工作中。  
       专项培训促进能力提升。每年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对重点监测领域、新进大型仪器设备,通过自己组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使监测人员掌握新的环境监测知识和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 
       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和市级监测项目,让监测人员积极参与项目中,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通过创建“陕西省土壤环境监测示范实验室”、打造“汉中市重点实验室”,锻炼培养重点领域环境监测领军技术人才。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推进监测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生态环境监测目标任务,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汉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