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9次缔约方会议即将步入尾声,全面绿色转型的脚步在美丽的关中平原响起。11月19日下午,“点亮乡村”益起行动项目暨首场“光伏+”探秘活动在陕西省宝鸡市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空气侠和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共同主办。来自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主管部门、经二路街道办、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和媒体记者代表一同参与见证。活动当天,与会代表徒步探访了光伏电站和碳中和小屋,身体力行,发掘和传播社区低碳转型的典型实践。

启动仪式开场,新民路社区居民带来了自发创作编排的两个低碳环保类的文艺节目,引来现场阵阵掌声。诗歌朗诵,深情并茂,表达了社区居民身体力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热爱大自然、倡导低碳出行、节约能源资源,拥抱清洁低碳生活。环保时装秀演员们神采奕奕,精神饱满,以实际行动倡导每个市民践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
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办副主任朱莹女士、宝鸡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信息中心杨静女士等先后致辞发言,表达对开展低碳环保项目的支持与期待。

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马旭东表示,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些都为社会组织参与、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行动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方向。宝鸡市经二路街道办、社区和经二路社会组织联合会依托社区光伏电站、碳中和小屋等载体,广泛调动公众积极性,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且有声有色的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非常值得肯定。希望社会组织可以紧密围绕国家、陕西省相关政策和中心工作,始终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拓宽工作思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积极做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宝鸡市低碳社区的绿色实践是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对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起到了莫大作用,要在做好项目和团队工作宣传的同时,持续提升能力,争取更多更好资源,把团队和项目打造成陕西乃至全国的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典型示范。”
空气侠创办人赵亮介绍说,“点亮乡村”益起行动项目今天在宝鸡正式启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将组织开展“点亮乡村能源通识课”、“光伏+探秘行动”和“可再生能源工作坊”等系列丰富的活动,挖掘和传播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实践的优秀案例,帮助公众逐步形成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可再生能源认知重要性和使用可行性的绿色转型新思维,为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和气候解决方案的推进提供良好公众基础,助力中国能源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

数据显示,自2022年10月光伏发电站建成以来累计发电量1323.28h(小时),累计发电量23.819MWh(兆瓦时)(23.819MWh=23819度电),累计收益约为9051.22元。其中2023年度发电695.5h(小时),全年发电量12.519MWh(兆瓦时)(12.519MWh=12519度电),收益约为4757.22元;2024年1月1日至11月14日发电594.61h(小时),发电量10.703MWh(兆瓦时)(10.703MWh=10703度电),收益约为4067.14元。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收益,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也践行了低碳环保理念。
新民路社区“碳中和小屋”位于新民街巷,14平方米,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与蓄电功能相结合,集参与式低碳环保体验功能和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阳光小屋。项目建成后,为居民朋友们提供休闲、阅读及便捷的手机充电等服务,更能通过各种低碳科技设施体验项目,参与低碳与科技互动的乐趣,学习双碳与行动的环保知识,为社区在低碳节能、减碳环保方面探索出一套示范推广的经验模式。
“如何确保光伏电站等载体产生持续收益?”“碳中和小屋未来还可以发挥什么价值?”“宝鸡低碳社区创建的经验对乡村,对其它地区有哪些启示?”座谈交流环节,陕西卫视美丽三秦栏目、《环境保护》杂志、陕西科技报·生态环境周刊等主流媒体代表、绿色秦巴、春蚕社工等社会组织代表、宝鸡市生态环境局渭滨区分局于青科长、宝鸡经二路街道办社区代表门围绕光伏电站项目可持续收益、社区低碳课堂及对接跨界资源助力低碳社区建设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了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宝鸡市生态环境局、宝鸡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信息中心和宝鸡市生态环境局渭滨分局等单位的指导,经二路街道办渭工路社区和新民路作为协办单位提供了大力支持。主办方表示,此前,已举办了一期线上可再生能源通识课,后续还将在西安、铜川等地开展“光伏+”探秘交流活动,联合跨界力量,探寻助力地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典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