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整个中国。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隔绝相互之间的人员流动,减少日常活动。但同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却出现了持续多日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社会大众广泛关注,有些网友甚至对大气污染治理提出了质疑。
据专家分析,在强逆温、静稳、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下,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下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大气环境容量,是这场重污染天气过程的症结所在。
透过现象看本质,笔者认为,为减少重污染天气,我们必须啃下污染减排这块“硬骨头”。
疫情期间,尽管工厂停产了、工地停工了、道路上的车也少了,甚至连饭店也停业了,但民生保障没有停,如取暖、供暖;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燃煤电厂没有停;保证国计民生的工业生产并没有停;部分涉窑炉企业,虽未生产,但闷炉期间排放量往往还会高于正常生产时的排放水平,等等。
实际上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污染减排并没有“伤筋动骨”,当气象条件不利导致环境容量下降时,就很容易出现重污染过程。
内因是根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影响。春节期间的这场重污染天气,气象是外因,排放是内因。
如果污染物排放低于环境容量,即使出现不利气象条件,也很难形成重污染天气。
“善理疾者绝其源”。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抓住“人努力”这个主要矛盾,要抓好污染减排这个内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天不帮忙”的影响,减少重污染天气。
下一阶段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就是要不断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加快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的调整,强化污染排放控制,削减大气污染排放强度。如此一来,啃下污染减排的“硬骨头”,练就“硬身板”,“中国蓝”的美好愿景才大有可期。
本文作者:刘四建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