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11时,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辐射源安全监管处(核安全监管处)处长汪源女士介绍了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核与辐射安全工作的部署安排,以严控风险、确保安全为核心,以法规制度、能力建设为支撑,持续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放射废物(废源)收贮率实现双100%,放射源实现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监管,射线装置安全受控,全省未发生较大及以上辐射事故,一般辐射事故发生率保持历史最低水平。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十四五”以来,陕西省核技术利用、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应用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核技术利用单位3316家,在用密封放射源3620枚,射线装置8628台,核技术利用单位数量较“十三五”末期增加71%,在用放射源数量增加11%,射线装置数量增加79%。全省现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907座,线路长度64874千米;广播电台、差转台等电磁辐射设备368台(套),气象和民航雷达24台(套),移动电话基站数超过43.2万个。
一、牢记“国之大者”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美丽陕西建设的底线工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全国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等,每年印发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要点,把中省关于核与辐射安全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一是强化机制建设。牵头建立了在省委国安委领导下的省级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机制运行方案,发挥机制牵头抓总的作用,推动联防联控、信息互通、齐抓共管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新模式。二是强化顶层设计。以落实国家核安全“十四五”规划任务为抓手,编制完成《陕西省“十四五”核与辐射安全暨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经省政府同意后印发实施,为“十四五”时期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三是强化评估考核。制定规划分工方案,细化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效,组织开展规划中期评估,确保规划落地见效。将“提升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防控水平”纳入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若干措施》之中,对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成效进行考核。
二、依法监管 进一步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修订《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法规,制订和完善辐射类建设项目行政审批、辐射安全监管和执法、辐射环境监测等制度和规范性文件,逐步实现依法监管全覆盖。紧盯空白和短板,组织开展《工业射线探伤辐射安全和防护技术规范》《钇-90微球临床应用辐射安全与防护标准》等地方标准研究,辐射安全监管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多措并举 全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合规便捷的审批程序。修订印发《陕西省辐射类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办事指南》,进一步精简资料,优化审批流程,在法定时限内持续压缩审批时间,实现辐射类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从申报资料、办理流程、审批要求全省“三统一”。二是提供高效务实的服务保障。建立重点项目动态清单,从法规政策、工程选线“三线一单”查询服务、环评文件编制重点等问题入手,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组织开展座谈交流和预评预审,为电网建设及经济民生重大项目提供环评文件从编制到审批全过程服务,受到企业好评。三是组织温暖坦诚的走访座谈。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辐射类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服务效能,开展营商环境座谈交流和上门走访活动,听取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及企业的意见建议,解决项目审批、日常监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开展用心用情的便民活动。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送考上门”等活动,先后为陕西中医药大学二附院、西安交大一附院、西宇公司等核技术利用单位提供上门专场考核,在为企业减轻负担的同时,提升从业人员的辐射安全管理水平。自2023年以来,共组织辐射安全工作人员上岗证考核241场,考核人数9795名,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赞誉。
四、严控风险 筑牢辐射安全防线
一是扎实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隐患排查。为进一步加强对涉源单位的辐射安全监管,组织开展了为期30天的全省放射源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实现省内237家涉源单位及来陕作业的28家涉源单位监督检查全覆盖;为进一步压实企业辐射安全主体责任,查找辐射安全风险点和管理薄弱环节,组织开展了全省工业探伤、核仪器仪表使用、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以及放射性物品运输等专项监督检查,指导帮扶企业立行立改。二是严肃整治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某探伤检测公司非法租借伽马射线移动探伤机,雇佣无资质无上岗证的操作人员,异地违规从事探伤作业的严重违法行为,依法吊销了该企业的辐射安全许可证,坚持严重违法行为“零容忍”。三是认真做好辐射安全应急保障。强化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的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在岗应急值班制度。高标准完成全运会、中国-中亚峰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备勤保障工作,得到上级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和通报表扬。
五、固本强基 提升辐射环境监测能力
一是持续加大国控、省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构建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和核与辐射应急监测“三张网”,逐步实现全省辐射环境自动站点双备份、人工监测点位、监测时段全覆盖。二是不断提升辐射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落实辐射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例行检查和实时核查机制,强化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对省控网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审核,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稳步提升。三是开展省级监测能力提升年活动。水中铅-210等项目参加国家考核,成绩优秀;参加全国辐射监测实验室间放射性测量和辐射类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均取得“满意”等级;2023年,我省12座国控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数据获取率为99.9%,排名全国第三。
六、严守底线 提升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
一是完善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制机制。修订完成《陕西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以省政府名义印发。编制《陕西省辐射事故应急管理手册》,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成员单位联络沟通机制初步建成。严格落实“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原则,全省十二个市(区)全部完成市级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的制修订。省市两级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二是强化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和监测能力建设。持续开展辐射应急监测工作和能力绩效评估,以评促建,实现了部分地市辐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从无到有、个别地市从有到强。连续3年的绩效评估结果显示,西安、榆林、安康三市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居于全省前列。三是强化辐射事故应急实战演练。常态化开展省市两级辐射事故应急演练。从2023年开始,我厅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无脚本、无预演、无外援的市级辐射事故应急演练“盲演”。2024年西安市利用近5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了区县、开发区全覆盖的辐射事故应急演练“盲演”,以最贴近实战的方式检验了参演市、县两级辐射事故应急响应及实战水平。实战式演练,提高了监管部门对辐射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压实了企业辐射安全主体责任,同时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检验了水平,成效显著,反响强烈,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七、共建共享 辐射安全科普宣传成效显著
随着核与辐射事业的飞速发展,公众对核与辐射安全更为关注。我厅从辐射科普宣传、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舆情应对等方面入手,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作为、公众参与”的公众沟通机制。持续开展辐射科普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三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核安全观10周年,按照全方位、多角度、出新意的思路,组织开展了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省级主场活动启动仪式,活动期间,全省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核安全科普讲座、面向公众开放环保设施、核安全知识进学校、核医学知识进社区、高校“核+X”创意大赛等系列活动,社会参与广泛,18家中省媒体对主场活动情况进行了报道。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在我厅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设立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专栏,制作原创主题海报6张,发布相关图文信息50余条,阅读量10万+。同时围绕核安全观、核与辐射常识等内容设计制作了短视频,在陕西卫视《美丽三秦》栏目进行播放。相关活动视频、新闻报道浏览量累计突破30万人次。通过宣传,让公众走进核科学、亲近核技术、理解核安全,增强对核与辐射事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信心。(曹潇华 董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