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

未来能源互联网中的能源金融创新模式探析

时间:2020-03-11 21:03来源:环境保护杂志 点击:
导读:本文结合我国能源金融的发展现状,对“能源互联网+金融”模式中,金融对能源产业、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作用以及金融与能源行业的关联机制进行了解析,并对互联网时代下的能源金融领域...

摘    要:

本文结合我国能源金融的发展现状,对“能源互联网+金融”模式中,金融对能源产业、能源互联网发展的作用以及金融与能源行业的关联机制进行了解析,并对互联网时代下的能源金融领域具有创新性公司的运营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对“能源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为未来的能源金融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

    

引言

目前,我国能源产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能源与金融的融合也在不断加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能源产业过于依赖国有银行的支持,这种银企关系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已无法满足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已渗透到诸多行业领域,而能源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凭借其基础战略地位和政治意义,与金融的联系日益密切。能源改革发展对金融的需求会随着改革的不断加深而发生变化,而能源金融模式的创新也会进一步推动能源产业的升级与变革。

现阶段,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出现,能源金融出现了一些值得人们关注的新契机。如何在能源互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性地提出能源金融的运营模式,为互联网时代能源金融的发展指明方向,已成为发展能源产业的重要问题。

我国能源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能源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已渗透到能源产业的各个环节。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能源产业贷款占总债务和总投资的比例较高,一些能源企业的债券市场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战略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金融机构在能源进出口贸易中可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如汇率结算、利率和汇率风险管理等[]

虽然我国能源金融发展已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而言,能源金融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能源产业技术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需投入大量资金,由于金融体系与能源体系相互渗透不足,导致产业技术升级与转型进度缓慢;第二,能源金融服务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力不足,目前仍对银行信贷依赖较高;第三,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小、交易品种单一等问题制约了市场功能的发挥,导致政府和企业无法有效地进行能源资产风险管理。

金融在能源领域作用机制分析

要解决我国目前能源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对金融在能源领域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需明确金融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其中的关联机制,为“能源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撑。

金融在能源产业中的作用分析

金融机构在能源领域中的投资包括产权投资和期货投资。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能源行业本身规模巨大,蕴含的发展空间以及市场机遇极具吸引力,在投资过程中不仅能够享有资源“稀缺”、战争和意外事件带来的能源溢价收益,还能够在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特点的细分领域(如能源勘探开发和技术研发)获得巨大的收益。对于能源产业来说,一方面金融能够解决能源行业的巨大资金缺口问题,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能源企业能够通过金融工具有效控制能源生产或交易的成本波动。

在能源产业中,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均能够在产权、期货的投融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过程中不仅以实物资源为标的物,还有大量的资本已经进入能源虚拟资产领域,既能在商品期货市场套利,又能在期货与股票市场之间进行跨市场套利。金融投资者资本的逐利性驱动着巨额资金快速流动于不同市场之间,推动了能源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融合。

在能源和金融关联机制的探究中,学者们已在能源和金融的契合方面得出结论,即传统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需要大额资本支持,金融市场融资功能可以对发展能源产业产生促进作用,如发行证券、债权等直接融资,通过开发性政策贷款和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会根据自身利润需求,通过各种投资方式流向更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在当前阶段,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进化动力学已成为被广泛认可的解释机制,该机制认为能源金融相关产业发展和资本收益之间能起到相互促进作用,并形成能源行业和金融市场彼此需要的关系。在二者相互依赖关系深化的过程中,通过资本流动与信息传递实现了更高的效率,同时也影响着两个行业的发展。能源发展投资规模庞大,能源企业一直是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获取了巨额利润,实现能源、金融共同发展的目标。在二者长期互动发展的过程中,能源产业通过不断创新发展,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并产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对金融需求的升级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张,能源互联网迎来了高速发展期。能源互联网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于2011年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通过研究,本文将能源互联网定义为“基于互联网思维,利用前沿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电力电子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对能源全产业链环节(源—网—荷—储—用)、能源产业结构、设备以及控制形态进行深度升级,将能源与信息进行高度融合(基础设施一体化),在能源传统企业与新参与者共同的参与下,打造‘以大电网为主干、微网与分布式能源为局域’‘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广域网’,最终形成按需传输、动态平衡、多系统耦合、多源互补、安全、低碳的互联共享网络,具备扁平化、平台化、商业化特征,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能源体系”。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行业供需模式改革的产物。传统能源金融中的融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形式和活力。例如,股权众筹、供应链金融等形式在能源行业与金融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能源互联网需要足够的资金流和金融工具来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能提供最好的金融解决方案,实现能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优化聚合、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能源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研究

“能源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是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能源领域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包括但不限于能源资产证券化的重构创新、供应链金融创新、能源金融衍生品开发创新等,旨在为能源行业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发展提供种类更多、效率更快、效果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为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思路。基于对各类能源金融模式创新分析,本文认为能源资产证券化的重构创新、供应链金融创新、能源金融衍生品开发创新可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方向。

能源资产证券化的重构创新

能源资产证券化重构创新包括两重含义:一是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建设需求进行创新,二是基于能源互联网以及其他新技术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模式重构与创新。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投资资金量大、回收期较长,依赖传统金融工具以及政府补贴等方式无法满足其对资本法人的需求。能源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具备诸多优点,符合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需求,为能源资产项目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能源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能源资产证券化业务,将能源收费权、新能源发电收益权等具有稳定现金流支撑的权益,作为基础资产发行能源资产证券化产品,同时通过数据智能进行风险控制,充分利用各项新技术以及数据资源,开发更多创新金融产品种类,提升各类优质资产的流动性。

能源资产证券化首先关注的是能源资产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其次,通过信用加强和风险隔离,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再投资,有效利用筹集的资金迅速改善资产质量[]。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恰好能对能源资产所产生的收益进行实时监控与预测,准确评估其中的收益与风险,既能够实现金融产品的有效风险控制,还能够提高服务效率。

能源资产证券化的重构创新,需要进行以下步骤。第一,建设能源资产证券化项目资产池。发起人选择一种或多种能源资产,使其产生独立且可预测的现金流量,并将能源资产的现金收益作为基础资产;第二步,设立特殊目的机构(SPV),其目标是实现能源资产项目的破产隔离。目前我国的SPV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证监会主导的特殊目的企业(SPC)、专项资产计划的特殊目的载体(SPE)和银保监会主导的特殊目的信托(SPT);第三,进行信用评级。独立第三方通过公开或内部评估,对受评对象的违约风险的大小、按合同约定如期履行债务或其他义务的能力和意愿进行专业评级;第四,确定融资计划,分析融资效果。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专项资产管理方案,优化交易结构,以确保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成功,通过一系列结构性安排,确保发起人实现其筹资目的,同时评估项目成本和风险[];第五,后续管理,现金流及时转入专项计划的专项账户。按照托管协议,托管人应当管理账户资金,并支付投资者本金和利息,以及机构的服务费用。专项计划期满后,剩余现金结转发起人。

能源供应链金融创新

狭义的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产业供应链的金融活动,其基本特质是立足供应链带动金融活动,反过来通过金融活动优化产业供应链,旨在帮助产业供应链中的中小微企业解决现金流问题,核心企业也可以通过加强对上下游合作伙伴的资金支持,稳定自身经营能力,提升市场地位,增强竞争优势。而广义的供应链金融可以上升到产业互联网金融层面,即基于对产业、业态、交易结构和利益相关者的洞察,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易关系中,重新构造资金流和信息流、商流、物流之间的次序和结构,结合业务现金流特点发现金融错配中蕴含的创新机会,基于大数据重新定义和设计分期付款、消费信贷、众筹、融资租赁、第三方保理、商业票据、仓单质押等传统金融产品,充分实现金融促进交易和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

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包括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包括保理业务、保理池融资、反向保理、票据池授信、出口应收账款池融资、出口信用险项下授信。库存融资包括静态抵质押授信、动态抵质押授信、仓单质押收授信。预付款融资包括先票后货授信、担保提货授信、进口信用证项下未来货权质押授信、国内信用证、附保贴函的商业承兑汇票等。

借助于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能源行业的供应链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显然会影响各个环节能源企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能源改革和能源互联网的推动下,包括商业银行、能源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源电商平台等在内的各方参与主体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展开充分的合作和竞争,供应链金融将成为我国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企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

笔者将以应收账款反向保理融资为例,说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重要作用与优势。应收账款反向保理融资是指银行或商业保理公司用核心企业作为买方的信贷,替代上游中小企业信贷,为上游供应商提供保理融资服务的一种信贷替代机制。主要分为以下步骤:第一,形成应收账款;第二,从银行保理融资申请,确认应付账款信息的核心企业;第三,银行审核后发放贷款,并扣除应收账款账户中的核心企业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反向保理融资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障上游供应商的现金流,帮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保持供应链双方稳定、和谐、良性发展;第二,加强行业核心企业话语权,通过解决供应商资金周转问题,延长核心企业的支付周期,节约核心企业的财务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三,应收账款的反向保理是一种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通过应收账款报表,帮助供应商调整财务报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能源金融衍生品开发创新

由于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缺乏定价权,在动荡的金融大环境下,我国大多数能源相关企业正面临着能源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如外汇风险、石油价格风险等。这些企业缺乏参与衍生品金融市场的意识、经验和能力,也缺乏制度支持。随着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乃至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能源定价权缺失与应对能源价格波动风险不是两个独立的问题,投机性套利和跨市场套期保值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前提。结合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建立我国综合能源期货市场,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套期保值的机会和场所,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之一。随着交易活动的增加以及价格对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我国将逐步在能源定价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发展能源期货品类,逐步降低国家对能源期货市场的调控,更加充分地发挥能源期货对冲风险和套期保值的作用,降低能源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地位。同时,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调整,逐步推进能源远期交易市场等能源衍生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在当前条件下,国家应鼓励有实力的金融贸易公司进入国际能源期货市场进行风险采购,间接帮助国内能源企业规避国际能源价格波动风险[]

能源金融相关公司案例分析

绿色ABS云平台—能链科技

2016年,中国能源区块链实验室(以下简称“能链科技”)推出绿色资产证券化云平台,基于联盟链登记电站发电机组、发电瓦数等信息,使电力资产的生产过程清晰可见,回报收益可预测,在提供生产监测的同时保证信批透明及时,为电站解决了融资困境,为监管机构打造了穿透式管理,为投资人降低了投资风险。

此外,在环境容量与资源储备的双重限制下,可再生能源与节能减排成为环境保护的两大重要利器。能链科技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合作共同搭建的“碳链”于2016年12月底落地应用。该项目建立了基于区块链的绿色碳减排资产[如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数字化交易平台,以增加企业参与度、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巩固环境保护成果。

能源行业投融资具有投资回报稳定,但前期投入巨大、资产信息不透明的特点。基于更加透明的可追溯的区块链技术,增加资产细节,提高投资环节透明度,使传统能源企业的优质资产能获得更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进而降低投资者风险以及政府的监管成本。

能源供应链金融创新——瑞茂通

瑞茂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茂通”)是国内领先的大宗商品供应链平台服务商,于2000年进入供应链服务领域,构建了大宗商品供应链、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金融三大战略板块。瑞茂通2013—2018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9.06%,2018年营业收入380.96亿元,利润4.75亿元。

瑞茂通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从事线下保理业务,经营主体是2013年5月注册成立的天津瑞茂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保理指卖方将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提供保理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买方资信评估、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保理商主要赚的是保理手续费与融资成本之间的利息差。

围绕产业上下游环节的痛点,深耕煤炭供应链,对于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来说极为重要。2015年,瑞茂通上线了易煤网,其通过实现煤炭供应链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数据化、可视化,提高融资效率,助推煤炭产业链优化升级。易煤网的上线,标志着瑞茂通完成了商品板块、电商板块、供应链金融板块的战略布局,以及“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平台+供应链金融”的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

易煤网在瑞茂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建设需要有极强的融资能力和风控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支持,还需要产业上下游相关数据的沉淀与积累以及平台的高效运营。瑞茂通的成功,不仅是抓住了煤炭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的机遇,还包括其易煤网的打造,形成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沉淀了强大的数据资产,最终形成了强大的风控体系。供应链金融的创新,离不开与产业深度融合、尊重产业规律、瞄准产业痛点、真正以产业为本,也离不开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的积累。

结论与展望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带给金融创新的机会,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和创新的趋势。基于对各类能源金融模式创新分析,本文认为能源资产证券化的重构创新、供应链金融创新、能源金融衍生品开发创新可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方向。

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尤其要服务于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在能源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和业务发展中,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往往能解决交易结构和资金链上的痛点,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助力。同时,金融的创新既要合规,也要建立在“产业为本”和“价值驱动”的基本原则之上。只有能源互联网和金融形成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通过金融模式创新,实现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未来才能真正颠覆传统能源利用方式,这将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本文作者【松,南开大学法学院 ;伏跃红系国网电子 商务有限公司(国网金融科技集团)法务风 控中心主任 ;江河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 商管理学院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金松 系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分隔线----------------------------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