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汉中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统筹“三线一单”管控机制,充分“把脉”环境技术审查,高位谋划专项规划,重点聚焦工程项目申报,切实发挥环保科技先导作用,为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贡献科技力量。
推动构建管控体系
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成果,配合市局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市划定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等三类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169个,为相关规划编制、产业政策制定、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项目环评审批、生态环境执法与监管等提供重要依据。全年累计出具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照分析复函95份。
强化科技指导作用
建立了“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分类推进”工作机制。在对排污许可证核发审查中,集中核查排口位置、排放标准、污染因子指标等内容,在对环评报告书审查时,重点把控环保设施工艺参数、总量控制、监测频次等关键指标,充分发挥调查评估、技术审查“岗哨”作用。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研究”科研课题组,持续优化技术审查。审查过程由具体业务中心内审,各中心联合会审,坚持做到充分把关,反复论证、科学决策。通过治理方案、措施、效益全面比选,力求达到最优解,帮助企业减少负担,助力解决行业共性问题。2024年以来,共组织召开调查报告排污许可技术审查会4次,环评技术评估及复核会21次,集中审核排污许可证8份,复核环评文件77份,完成2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配合完成80家简化管理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谋划绿色发展蓝图
为扎实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市环科所积极与国家、省生态环境部门及科研院所沟通对接,了解最新政策导向和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资料收集,深入剖析“十五五”面临的机遇。目前,已形成《汉中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思路研究报告》,初步设定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4个方面18项具体指标,7个方面重点任务体系,并从绿色转型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等8个方面开展项目谋划,为汉中建设生态城市蓄势赋能。
项目积蓄生态动能
围绕绿色转型发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水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等8个方面,多方位全领域广视角开展生态环境项目编制、包装、入库,收集归纳汇总了《汉中市生态环境重大工程项目清单》,涉及全市重点项目11个。抢抓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政策窗口期,积极谋划实施洋县、宁强、镇巴EOD项目,推动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目标。全年牵头完成了汉中市长江流域重点河湖库健康调查与评估、汉江流域汉中段总氮调查、汉中市臭氧成因分析和污染控制对策研究、西乡-镇巴历史遗留金属矿山废渣调查、汉中市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等一批项目,为后期专项治理提供依据。
路远任重,灯塔耸立照亮新征程。市环科所将进一步增强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和科研力量,更高水平做好技术服务保障,为汉中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