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陕北高原,山桃花刚冒出嫩芽,在吴起采油厂白豹采油队生产区,规律运转抽油机的轰鸣声正响彻沟峁间。晨曦微露时,在26-107-7井场,采油工杨鹏正爬上储油罐,开始了油井产液的测量化验工作。“这口井元旦完成首压后,目前已贡献原油超180多吨,新井‘冲锋号’成了‘丰收曲’!”他笑着对笔者说。
一季度以来,吴起采油厂新建产能工作以“规范管理、高效开发”为主线,锚定“安全、产量、成本”三大核心任务,全面打响新建产能攻坚战。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数智化赋能和全链条风险管控,实现钻井、投产等关键环节全面提速,为完成全年17.5万吨新建产能目标按下“快捷键”。
靶向攻坚,组合拳打通产能建设“快车道”
“压裂液粘度达标,井控装置检测完毕,可以施工!”在1月1日凌晨,产建项目部负责人齐宏鹏在寒风中紧盯仪表数据。随着对讲机里传来指令,2025年新井压裂作业首战告捷。
“一季度以来,我们项目部依托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钻、录、测、固、射、压等环节管理中,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得到大大提升。”齐宏鹏介绍道,通过落实“时效+质量+安全”三维联动机制,一季度累计完钻常规井277口,致密(页岩)油水平井1口,累计投产新井113口,贡献原油产量1.15万吨。
今年以来,面对用地紧张、钻机周转等难题,该厂打出“井场扩建+钻机补助+工序衔接”组合拳。在楼坊坪采油队,笔者看到旧井场扩建后钻机第一时间开始作业,钻井工人也安全有序进行钻井操作。“通过旧井场改造节约用地190亩,压缩钻机搬迁周期5天以上,”钻井管理室负责人冯波算了一笔账,仅此一项就降低生产成本490余万元。
数智赋能,全流程管控锻造“精品工程”
走进该厂产能建设数字化监控中心,大屏上实时跳动着钻井参数、视频监控和风险预警信息。“过去靠人工巡检,现在‘电子眼’能自动识别违规操作。”井下管理室负责人张化林指着数字化共享平台,一条3月27日的预警记录显示:某压裂队油管下放速度异常,系统立即触发停机指令,避免了一起潜在事故。
今年来,吴起采油厂积极构建“队伍招标—资质审查—数字监控—数据分析”全流程数字化共享平台,配套建设数字化监控中心,实现随钻数据实时传输、异常参数智能预警。创新推行钻前方案交底、钻中动态诊断、钻后效果评估“三段式”管理。“目前,我们关键工序监督覆盖率100%,建井质量合格率达100%。”齐宏鹏感慨地说。
同时,该厂还引入川庆钻探专家团队驻点指导,累计培养复合型技术骨干13人,形成“理论培训+实操带教+案例复盘”立体化培训体系。创新应用“物联网+远程指挥”系统,通过井场视频监控等数字化手段,实现作业现场“云端巡检”,有效提升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吴起采油厂正以‘时间倒逼进度、目标倒排责任’的决战姿态,向顺利实现时间任务‘硬过半’进发。我们将继续坚持‘实干为先、改革为要、合规为基’工作主线,统筹推进安全、产量、成本‘三件大事’。进一步强化组织调度,统筹推进新井投产、旧井挖潜改造和油水井综合管理等工作,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抓好产能建设工作,牢牢握住生产‘主动权’,力争多产超产,为采油厂顺利完成247万吨原油生产任务贡献力量。”吴起采油厂总地质师李江山如是说。